来源:顶端新闻时间:2025-09-01 17:53
千呼万唤始出来,贾鲁河复航终于有了明确的行动计划。
日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公布的《贾鲁河复航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显示,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开工,施工总工期48个月。
但贾鲁河复航,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河道条件如何?水从哪来?会影响沿线区域人民生活生产吗?近期,针对社会各界较关注的问题,顶端新闻记者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
贾鲁河复航工程计划年底前开工
8月20日,顶端新闻记者来到中牟官渡镇贾鲁河陇海铁路桥附近,桥上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河畔有人散步,有人骑行,还有村民在放牛,与缓缓流淌的河水共同绘成一幅多彩的画卷。
贾鲁河古称鸿沟,发源于新密山区,流经郑州、开封、许昌,从周口汇入沙颍河,属淮河水系,干流河道全长264km,流域面积6137平方千米,因纪念元代工部尚书贾鲁治河功绩而改名并沿用至今。
有史料记载,在明清时期,贾鲁河仍是江淮粮米北运的重要通道,位于河流上游的惠济镇是当时华北地区较大的水运码头,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到20世纪初,在工业化的浪潮中,贾鲁河航运渐渐沉寂。
近年来,贾鲁河复航一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紧盯紧抓、高位推进的一件大事。
今年6月,河南省主要领导先后到贾鲁河沿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加快推动贾鲁河复航工程启动实施。
此次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贾鲁河复航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显示,工程起点位于周口贾鲁河入沙颍河河口处,终点位于开封尉氏县,拟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航道108公里,新建郑州港尉氏港区。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开工,施工总工期48个月。
根据此前《郑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一次公示》,郑州港规划以尉氏港区、航空港港区、中牟港区为主体,康百万、洛神、龙湖、象湖等客运港点为补充,形成“一港三区”总体发展格局。规划港口岸线6136米,其中,规划货运岸线4836米,客运岸线700米,支持系统岸线600米。
河道、径流等通航基础条件良好
沉睡百年,如今再提贾鲁河通航,有不少人质疑,河道是否具备通航条件?水从哪来?
按照规划,贾鲁河将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根据我国内河航道划分标准,三级航道最低标准为水深3.2米、河道底宽45米,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贾鲁河干流全线满足流域规划防洪标准,河道自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中牟陇海铁路桥以下河道顺直、河槽稳定,城区段常水面宽度50-120米、非城区段常水面宽度50-80米,河道底宽45米,平均水深约1米,通航基础条件良好。
在水量方面,经测算,在采用省水船闸后,到2035年通航需水量为3.56亿立方米。而实际上,2012年至2023年,贾鲁河年平均实测径流为7.15亿立方米。
不过,虽然目前贾鲁河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多于通航需水量,但年内、年际分布不均,贾鲁河流域年内分配集中,汛期(6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5%-85%。受流域降水影响,径流量年内年际丰枯变化大,部分航段无法全年均满足通航需求,进而影响全线航运用水保障。
为满足枯水期通航需求,贾鲁河航道将通过干流槽蓄参与航道用水过程调节;受流域降水影响,年内年际丰枯变化大,特殊年份或时段可采用翻水泵站提水等措施,保障航运用水。
综合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补水措施后,航运用水保障率可达到95%以上,航运用水保障率可满足三级航道设计通航保证率。
另外,按照郑州市政府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部署,将进一步优化再生水对河道生态补水调配机制,排入贾鲁河的中水总量也将逐年增加,未来贾鲁河水资源量将呈增加趋势。
将利好沿线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生态建设
经综合治理后,贾鲁河已成为沿线城市的“安全河、景观河、文脉河”,沿河的文化长廊、景观带、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有市民担忧,贾鲁河复航后,会不会影响沿线人民群众生活生产?还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防洪或灌溉需求?
对此,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部门表示,贾鲁河复航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沿线地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沿线地区城市的交通物流条件、城市景观和土地价值,促进沿线港口繁荣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看,“以港兴市、港城共兴”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江淮流域沿江城市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港口经济是一个综合度极高的经济体系,港口的发展必然带动本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增加城镇人口就业,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农业生产方面看,实施贾鲁河复航工程,将为沿线灌区提供用水保障,有力提高沿线农田质量,完善河南粮食物流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运河沿线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同时,项目通过土石方综合利用还有新增耕地潜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看,构建河道充满水、河流两岸植被繁茂、空气质量和地下水环境大大改善的良好立体生态环境,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