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9-01 16:36
中国发展网河南讯(邹善勇报道)当《诗经》里 "溱与洧,方涣涣兮" 的古老吟唱,撞上郑州千万人口的消费浪潮,会激荡出怎样的文旅奇观?2025 年盛夏的新密给出了答案 ——日均客流突破 3.5 万人次,数百万游客中超六成来自郑州,抖音话题播放量狂飙 6700 万次。
新密溱洧水城,这座从隋代古城遗址上重生的沉浸式文化地标,正以 "郑州后花园" 的独特姿态,将千万人口的流量密码,转化为穿越千年的烟火繁华。
这是中铁七局深耕文旅融合开辟发展新赛道,中铁七局以投资人 + 施工总承包身份中标新密溱洧水城项目,深耕文旅融合新赛道。项目以《诗经》为魂,融合古建 “八大作” 技艺与数字建模等现代技术,还原三千年历史风貌,打造 “风雅颂” 主题沉浸街区,标志着中铁七局在文旅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郑州千万人口,全龄覆盖的消费群体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2025 年常住人口突破 1350 万,青年人才占比 35%,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距离优势更为显现,溱洧水城距离郑州市区仅 30 公里,车程 40 分钟,这种"家门口" 的郊区优势,使其天然成为郑州居民周末休闲的首选,其中郑州本地游客占比超 60%,成为核心客源。
郑州消费市场的多元需求在水城得到精准回应。针对青年群体,水城推出《溱洧·玄古秘卷》主题剧本杀、郑风五感数字体验馆等沉浸式项目,契合青年人重体验、爱社交的特点。针对青少学子,在 "诗经追影" 体验馆,3000 平方米的光影空间将《溱洧》《子衿》等诗篇转化为视觉盛宴,12 种国风香氛与光影交互带来多维度感官冲击。家庭客群则可参与 "小小采诗人"、"小小县令"研学课程、非遗手作工坊,满足亲子教育需求。来自郑州的亲子家庭在溱洧水城体验小小采诗人活动后表示:"孩子不仅独立参与了多种园区活动,还能在《诗经》名篇朗诵中学习文化传承。"商务客群可入住高端民宿,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洽谈合作,"千玺宿集" 民宿集群周末入住率达 100%,成为商务圈层的新宠。
这种全龄段覆盖的业态设计,让水城成为郑州消费升级的重要承载地。人均消费达200 元,高于新密市平均水平,其中年轻群体贡献了 60% 的消费额,家庭客群的二次消费率达 35%。
文旅融合,激活人口红利的密钥
溱洧水城深谙 "文化为魂,体验为核" 的运营逻辑,将《诗经》文化转化为可触摸的消费场景。在密县县衙,游客可参与"县令断案" 互动演艺,通过 28 个沉浸式场景感受古代吏治文化。每天 12 场的 "专业演员 + 科技光影" 断案秀,让游客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古代律法,单日参与人数超 2000 人。
夜间经济的打造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水城通过灯光艺术重塑古城夜景,夜太阳光束灯勾勒出飞檐翘角的轮廓,水纹灯在地面投射出粼粼波光,与护城河实景相映成趣。夜间开放的微醺美学市集汇聚60 余家特色摊位,非遗美食与文创产品销售额占全天营收的 45%,周末夜间客流量占比达 70%。
更值得关注的是,水城将《诗经》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即将推出的 "诗经追影" 体验馆,游客不仅能通过光影、香氛感受诗篇意境,还能参与 "音之静流" 声波作画、"溱洧幻城" 光影交互等项目。这种 "文化 + 科技"的创新表达,将让郑州居民从单纯的观光客转变为文化体验者,人均停留时间从传统景区的 2 小时延长至5 小时。
政策赋能,构建都市消费生态圈
新密市将溱洧水城作为 "文旅兴市" 的战略支点,出台《新密市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若干政策》,设立 1 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入驻企业给予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支持。
2025 年启动的 "溱美・夜新密" 消费季,联合银联发放 10 万元消费券,举办 "郑喜旺杯" 篮球挑战赛等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活力。郑州都市圈的扩容更为水城带来战略机遇。
溱洧水城作为郑州西部文旅枢纽,将承接都市圈消费外溢,未来 3 年预计年接待游客突破 5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 20 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溱洧水城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全国文旅融合的样本。中铁七局在建设过程中,将传统古建技艺 "八大作" 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实现榫卯结构毫米级精度,其经验已被纳入国家文物局 "古建保护创新案例库"。
溱洧水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郑州文旅版图。与伏羲山生态旅游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 "山水 + 乐园 + 古城" 的黄金三角,吸引周边居民开展多日游。
商业业态的跨界融合更是亮点纷呈:百事可乐河南首家概念店将《诗经》元素融入饮品包装,大白兔奶糖 IP 形象店将推出 "国风奶糖礼盒";法夫德漫巧克力博物馆将巧克力制作与《诗经》故事结合,游客可定制刻有诗句的巧克力;密玉博物馆将通过 AR 技术让古老玉器 "开口讲述" 历史。
这种 "文旅 + 商业 + 住宿" 的复合业态,让水城成为郑州消费生态圈的重要节点。周边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收入增长 30%,古城外的桥头夜市新增摊位 200 余个,每晚客流量超万人,当地居民通过出租汉服、售卖小吃等方式,月均增收超 5000 元。
文化反哺,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
站在新起点,溱洧水城正谋划从"网红" 到 "长红" 的蜕变。二期工程将建设诗经文博馆、国际研学中心等设施,引入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打造 "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与郑州高校合作建立的 "文旅创新实验室",已启动 "《诗经》元宇宙" 项目,计划通过 VR 技术让游客穿越至 3000 年前的溱洧河畔,参与 "士与女,方秉蕳兮" 的古老节庆。
更为深远的是,水城正探索"文化反哺城市" 的路径。通过"非遗工坊 + 乡村振兴" 模式,带动周边20个村庄发展手工艺品产业。与各大研学机构、郑州中小学合作开发的 "行走的诗经课堂",将《诗经》学习与古城探秘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
在郑州千万人口的强力支撑下,溱洧水城正书写着文旅融合的传奇。它的繁荣不仅是一座城的复兴,更是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当《诗经》的韵律与现代消费浪潮交织,当千年古城与年轻活力碰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旅产业的升级,更是一座城市以文化为魂、以人口为基的发展智慧。未来,溱洧水城将继续依托郑州的人口红利与市场活力,在中原大地奏响 "古今交融、主客共享" 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