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10-17 16:19
中国发展网讯 一江碧水穿巫峡,千帆竞发启新程。作为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要节点和长江上游航运的关键枢纽,近日,重庆市巫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发改委统筹协调为核心,锚定“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发展目标,通过项目攻坚、干支联动、生态赋能,全力激活长江黄金水道潜能,在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奏响航运振兴的奋进乐章。
项目攻坚强根基,枢纽能级实现新跨越
基础设施是航运发展的“硬支撑”。巫山县发改委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航运枢纽能级持续跃升。2025年一季度,总投资108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重庆港巫山港区鳊鱼溪作业区码头建设等航运项目加速落地,将新建多个2000吨级泊位,大幅提升散货与件杂货中转能力。5月,总投资2.16亿元的东坪作业区丁家坪码头工程获发改委批复开工,新建2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及2804米连接道,设计年通过能力达180万吨,18个月建成后将成为县域货运核心节点。
在跨区域通道建设上,巫山长江二桥、红石梁综合货运码头等重点项目纳入市级规划,发改委积极对接长航局争取技术支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未来将构建“南北贯通、干支衔接”的航运动脉。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正让巫山从“长江过境点”向“区域枢纽港”加速转型。
智慧联动破瓶颈,运输效能得到新提升
针对长江干线与支流协同不足的痛点,巫山县发改委牵头推动“干支航道一体化”建设,联合长江万州航道处达成发展共识,重点推进大宁河3公里、抱龙河4公里航道数字化改造,整合航标、水深等数据形成“干支联网”体系。这一举措精准匹配了抱龙河年1000万吨货运需求与大宁河年4000万人次旅游客流运输需要,实现船舶航行“无缝衔接”。
智慧赋能让航运更高效。县发改委推动融入智慧长江物流应用体系,“三峡过闸”“航行监管”等数字化功能进入上线测试阶段,船舶待闸时间预计缩短30%以上。同时,联动交通部门创新“水运+低空+高铁”多式联运模式,巫山脆李通过无人机跨江转运、高铁快运直达,借助长江水运冷链专线实现500公里半径“次日达”,今年14万吨脆李远销全国,综合产值突破22亿元,航运升级带动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
生态优先谋长远,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守护长江生态是航运发展的底线。巫山县发改委将绿色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丁家坪码头同步配套路堑式光伏、污水处置等环保设施,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建立施工及营运节能职责分工体系。依托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工程,3艘收集船与1艘污趸船形成覆盖9条支流的服务网络,日处理生活污水900立方米、清漂垃圾250吨,2022年成功处置货轮翻沉油污泄漏事故,避免重大环保风险。
政策引导推动绿色转型。县发改委落实市级航运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更新130米长标准型船舶,通过“公转水”模式为企业年节约物流成本超亿元。如今,巫山县长江出口断面水质长期稳定在二类,森林覆盖率达67.6%,实现了航运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航运兴则产业兴,通道畅则民生旺。”巫山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码头升级、航道提质、智慧赋能三大工程,力争2027年实现干支航道无缝衔接,年货运吞吐能力突破5000万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巫山正以长江航运为纽带,书写着生态优美、经济活跃、百姓富足的新答卷,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坚实水运动能。(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