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于克歌:深耕网格的“贴心委员” 以真情实干书写履职答卷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9-26 16:18

中国发展网讯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街道的社区网格里,总能看到一位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是孩子口中亲切的“于妈妈”,是群众信赖的“解忧人”,更是将政协温度融入万家灯火的“网格委员”。她,就是临颍县政协委员、城关街道下沉网格履职的教育工作者于克歌。从漯河市十佳市民、先进教育工作者,到扎根基层的政协委员,她以“委员入网、履职到格”为抓手,用走访倾听民意,用协商破解难题,用实事温暖民心,在基层治理一线彰显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

360截图20250926150602376

一、沉网入格听民声,做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深耕教育领域多年,于克歌不仅带领任职幼儿园获评“漯河市示范幼儿园”“临颍县教育先进单位”,更将“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校园延伸至社区网格。当县政协推行“委员下沉网格”机制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成为城关街道“33767”工作法中22名嵌入社区网格的政协委员之一,无缝融入街道“三级平台”协商体系(街道政协协商议事中心—社区有事好商量平台—网格微协议事厅)。“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多种资源就在网格里,大事小事都能商量着办!”这是老城社区居民对网格履职的真切感受,也是于克歌的工作目标。每月定期参加“委员接待日”的她,总把群众诉求记在心上、落在实处:参与东关村分房工作时,她与其他委员一同入户倾听村民诉求,协助街道开展动员,通过民需我解议事会推动分房工作平稳落地;面对居民的日常难题,她现场记录、及时对接,让“遛弯儿反映问题、委员当场响应”成为常态。

二、爱心护航成长路,做困境儿童的“于妈妈”

“一老一幼”是网格履职的重点,而困境儿童的成长,更是于克歌心中的牵挂。在网格走访中,当了解到辖区部分儿童面临生活困境时,她不仅主动结对帮扶,送去衣物、学习用品等物质支持,更常以“爱心妈妈”的身份陪伴谈心,用温暖驱散孩子们的孤独,被亲切地称作“于妈妈”。这份爱心早有积淀:自2018年起,她连续发起多届“冬日暖阳,助力成长”帮扶活动,为多个乡镇的困难家庭儿童捐赠御寒衣物与学习用品,还为建档立卡家庭幼儿减免入学学费;如今下沉网格后,她又将走访中收集的困境儿童需求反馈至街道协商平台,推动建立“困境儿童关爱台账”,让零散的帮扶变成长效的守护。

360截图20250926150625121

三、专业赋能强服务,做网格治理的“排头兵”

身为教育工作者,于克歌善于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网格履职的“加分项”。她积极参与“委员陪餐制”,走进学校餐厅与师生同桌就餐,细致收集就餐体验、食品安全等意见建议——在她的建议下,学校优化菜品2项、落实餐饮卫生提升措施5条,校园餐饮服务质量显著改善。不仅如此,她还围绕“服务民生、助推发展”主题,主动参与街道组织的高考助考、少年成长关怀、安全防范及反诈宣讲等活动,用自身影响力带动更多力量关注民生痛点,让专业能力在服务群众中发光发热。

四、协商聚合力,微光凝聚治理合力

于克歌依托城关街道政协工联委“诉求收集—协商研判—三单督办—结果反馈”的四级闭环体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善协商”优势,一方面协助网格收集社情民意,全年参与报送3条民生相关信息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结合自身资源,针对困境儿童开展“捐款+捐物”定向帮扶,解决其生活、学习实际需求;还通过为辖区爱心粥铺提供资金支持等公益经验推动“委员资源+网格需求”精准对接,以“柔性+包容”“法理+情理”思路协助化解基层矛盾,让“小事网格办、大事协商办”理念落地。

她的履职实践,正是漯河市临颍县城关街道“33767”工作法(三级平台、三项机制、六项实效、七种方法、七类角色)的生动缩影——该工作法将政协委员精准嵌入社区网格,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协搭台、网格聚力、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数据显示,自“网格+政协”模式推行以来,城关街道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同比提升18%。 “我会继续带着初心往下沉,把服务往实里做。”面对未来的履职路,于克歌语气坚定。如今,在城关街道,越来越多像于克歌这样的政协委员深入网格,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纠纷“调解员”、发展“参谋员”。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让政协智慧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让“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承诺响彻街头巷尾。(周惠杰 张豪 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