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非遗“动”起来,演出“火”起来,孩子“乐”起来——漯河源汇文旅的多维实践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9-19 16:00

非遗技艺走出传承工坊 “动” 起来,特色演出扎根街巷烟火 “火” 起来,少年儿童沉浸体验里 “乐” 起来 —— 眼下,漯河市源汇区正以多维实践激活文旅活力,让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参与,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让文旅发展有了更生动的模样。

一、非遗“动”起来,从技艺展示到时代叙事

走进河上街景区、漯湾古镇的非遗集市,传统技艺不再是静止的展品,而是跃动的时代语言。泥塑艺人指尖流转,捏出“牛行街的百年变迁”;剪纸巧手巧思妙构,将惠民政策融入花鸟图案;豫剧名家登临古戏台,唱响《江姐》《十送红军》等红色经典,用乡音传党音,以艺术润民心。

非遗传承人摇身变为“理论宣讲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方言土语讲政策、用传统艺术说变化,让理论宣讲“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这种“理论宣讲+非遗传承”的创新模式,不仅赋予古老技艺新的表达空间,更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找到了新时代的“打开方式”,年轻一代在动手体验、沉浸观赏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曾经“静态”的非遗,如今在景区、街区、社区中“活态传承”,真正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让文化遗产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二、演出“火”起来,从一票难求到文旅共振

在开源大剧院,一场场经典豫剧轮番上演,《清风亭》《蝴蝶杯》《访帅出征》等传统剧目高潮迭起,观众如潮,一票难求的盛况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区文旅局联合市豫剧团推出“好戏登场 文旅惠民”系列演出,凭借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亲民的票价政策,吸引近万名市民和游客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消费的引擎。看戏带动游景,游景促进消费,剧院与景区、商圈形成良性互动,构建起“观演+旅游+购物”的多元消费场景。少儿艺术展演走进长申玉购物广场,连续举办4场,吸引近5000余人次观演,有效激活了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格局。

神州鸟园也推出“神州嘉年华·清凉嗨一夏”主题文旅活动,以及“梨园雅韵 戏聚万家”文化惠民项目,涵盖西游主题巡游、盛世铁花秀、夜间水上实景演出《穿越时空逗笑你》、非遗互动体验等内容,打造集观赏性、互动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孩子“乐”起来,从文化启蒙到快乐成长

暑假期间,源汇区的少儿书画艺术公益课堂热闹非凡。孩子们执笔挥墨、勾线填色,在艺术的熏陶中度过一个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在“童阅源汇·童享非遗”系列活动中,孩子们边剪纸边听故事,边捏泥人边学民俗,在“玩中学、学中乐”的轻松氛围里,悄然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依托运动神兽馆及周边体育场馆,源汇区还精心策划多项青少年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首届“运动小达人”争霸赛、“奔跑吧少年·2025年豫中南儿童青少年武术散打公开赛”、2025年“八城联动 足梦未来”“有源相汇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活动接连登场,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丰富了课余生活,助力体魄强健与团队精神共成长。

开学前夕,区文旅局启动“护航开学”专项行动,对全区60余家非学科类艺术培训机构开展全方位安全排查,重点整治消防隐患,规范教学管理,强化师资监管,切实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校外艺术学习环境。

从文化启蒙到体育赋能,从兴趣激发到安全保障,源汇区正用心用情为青少年铺就一条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阳光之路。

四、文化有温度,城市有活力

从非遗的创新表达,到演出的惠民实效;从“运动小达人”的活力四射,到公益课堂的温暖陪伴,源汇区正以一系列扎实而富有创意的举措,生动诠释“文化为民”的深刻内涵。

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活日常。它藏在孩子的笑声里,绽放在市民的掌声中,流淌在城市的脉搏间。

让非遗“动”起来,演出“火”起来,孩子“乐”起来——这不仅是源汇文旅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一座城市蓬勃生命力的真实回响。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旅融合,步履不停。源汇区,正以文化之笔,绘就幸福生活的新画卷。(张豪 白冰 姚伟立)(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