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7-15 16:55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合资铁路企业是中国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合资铁路已达200多家,如何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加快实现合资铁路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亏损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漯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漯阜公司)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建在公司治理,运输生产,企业改革,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企业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企业管理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漯阜公司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迈出了自信坚定的步伐,党建强企的作用得到了印证和显现。
一、漯阜公司长期亏损、包袱沉重的历史背景
漯阜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由原铁道部、河南省、安徽省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铁路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由五方股东构成,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控股。公司经营模式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漯阜公司是在安徽省阜阳市地方铁路管理局和河南省地方铁路局周口分局的基础上重组成立,从客观上看,两个地方铁路公司重组后,公司在专业技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设施设备等方面与国铁单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重组后的新公司人员冗余、管理人员众多、机构重叠、效能低下、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尤其是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巨额资金投入,银行贷款近40亿元,自2014年固定资产并账后,公司进入了严重亏损期,2014年至2017年短短4年间累计亏损达15亿元,截至2022年底,负债61.4亿元,资产负债率75%,公司发展处于极度困难的阶段,漯阜公司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尽快扭亏,实现盈利,成为漯阜公司党委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资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摆在漯阜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尽快止亏扭亏。漯阜公司党委把扭亏为盈,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漯阜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实现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二、党建引领在加快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坚持党建引领把航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漯阜公司党委在谋划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国铁集团,武汉局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作为行动指南。为此,漯阜公司党委在谋划发展战略、制定工作措施、完善重点任务和具体工作实践中,注重抓政治建设,注重提升机关和基层党支部一班人的政治素质,深入推进公司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集中精力谋划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筑牢公司党委在公司改革发展的“领航作用”,发挥党支部在运输生产中的“堡垒作用”。政治引领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党员干部职工队伍在加快发展的征途中就有方向、有目标,有责任,有行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就能扛稳抗牢,“公转铁”“铁水联运”等战略部署就能落实落地。
2.坚持党建引领谋发展。
国有企业党组织重要职责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既是《公司法》《公司章程》赋予党组织的法定职责,也是规范提高企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漯阜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谋求广大职工的福祉这个大局,图变求新,共谋发展。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而后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一揽子措施办法。2023年11月,漯阜公司新任党委书记岳维刚带头、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形势,查找利弊,找准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总结提炼出了漯阜公司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制优势”三大优势和“安全基础薄弱验、运量后劲不足、债务沉重、人才匮乏”的四大考验。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掌握了主动权,实现扭亏为盈就找到了突破口,漯阜公司党委的集体智慧和科学决策快速打破被动局面,经济效益提升立竿见影,以2023年11月为例,漯阜公司通过细化经营创效措施,将武汉局集团公司提升漯阜公司经营效益28条政策细化为188条具体措施,纳入督办清单,不折不扣抓落实,11月19日通过重车达18.5万吨,创历史纪录。漯舞线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停时压缩2-3个小时。通过优化机车交路、乘务交路和机车整备方式,协调金融机构利率下调,加强物资管理,实现节支降耗近2000万元。一个月的显著变化,关键在于抓住了“牛鼻子”,控制了“总开关”打通了“肠梗阻”,关键在于通过党建引领,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基层各级组织作用得到了发挥,各方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更好的保障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利益。党建强则事业兴,2023年底,漯阜公司彻底结束了连续亏损十年的局面,实现了扭亏为盈,漯阜公司以《全力以赴扭亏为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在武汉局集团公司2024年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国铁集团对漯阜公司实现扭亏给予的肯定和表扬。2024年,漯阜公司党委一班人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扩大了盈利成果,实现利润1915万元,漯阜公司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3.坚持党建引领促改革。
漯阜公司重组之初,面临机构臃肿,管理人员严重超编,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等问题,干部职工悲观失望情绪四处弥漫,干多干少一个样,懒洋洋的干、慢腾腾的熬的不良工作状态随处可见,企业内部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活力。公司党委经过集体研究认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刮骨疗伤,去腐生肌。改革既面临阵痛又面临风险,如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和治理效力尤为重要。漯阜公司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企业改革指导思想,全过程引领企业改革。正因如此,公司一系列改革举措方能顺利实施,改革进程蹄疾步稳,改革目标按期完成。比如:在2018年公司推行的机构、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中,召开了32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8次专题研讨交流会,学习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武汉局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漯阜公司改革的工作部署,强化了政治担当,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公司党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班子里没有发生过一次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断的事,没有一个同志强调个人利益,为公平公正公开推进改革发挥了坚强领导和表率作用。改革前,漯阜公司管理层级为“公司-站段-车间-班组”四级管理模式,改革后实现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调度指挥水平、运输组织水平和各项工作效能大幅提高。以卸车指标为例,改革之前的2017年卸车为19万车,改革之后2018年、2019年卸车分别达到27万车、37万车,效率同比分别提升了42%、37%。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前,管理和技术人员由原来的641人压缩到395人,减幅38%,56名副科级以上人员改任专项检查员,改革后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从50.2周岁降到44.5周岁。再比如:2023年为提高运输效率和公司经济效益,公司加大对生产一线及调度指挥中心的奖惩力度,职工最高奖励资金达数千元,公司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党建引领下的企业改革,实现了“管理模式更加优化,员工队伍更加精干,职工队伍更加和谐,企业发展更具活力”。
4.坚持党建引领强作风。
漯阜公司党委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抓实抓牢学习教育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尤其是2023年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坚持每周一下午集中学习,着力在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公司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驾驭全局、引领发展、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积极提倡“合理碰撞”,鼓励班子成员在决策时充分发表意见,提意见直言不讳,摆问题开诚布公,使班子成员的意愿和主张都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撑。面对异常繁重的任务,公司党委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肩负。大力弘扬艰创业和勤俭办企,坚持带头抓安全、保稳定、促和谐,带头登机车、下现场,着力解决员工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把麻烦留给机关,把方便留给基层,做到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树立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同时,加强干部管理,以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为主线,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开展常态化监督,抓不落实的事、追不落实的人,进一步促进了各级干部履职尽责,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5.坚持党建引领聚人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着,是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凝聚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以高质量学习研讨推动高质量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严密防范意识形态工作风险。从严从紧抓实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职工政治学习,抓实机关干部到车间车站旁听职工政治学习,不断改进宣讲形式,提升宣讲效果,把职工政治学习会建成“形势任务宣讲第一阵地”。大力发扬“高标定位、稳中有进、守正创新、实事求是、担当作为”新时代武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漯阜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把“守护平安、保障效益、追求现代、拥抱美丽”愿景变成全员共识,让企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推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人。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宣传赋能,典型引路。大力开展以“新时代优秀漯阜人”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让先进典型香起来、火起来,成为漯阜人追捧的“明星”。公司党委通过塑造精神标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讲好漯阜故事,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强化文化浸润,熔铸发展之魂,积极营造争当先进的浓厚风尚,公司先后涌现了全国先进典型、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武铁之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形成了“岗位明星”集群辐射效应。公司党委通过强化宣传舆论,对内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对外展示发展成就,树立良好形象,为公司打赢扭亏为盈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关爱职工,造福于民。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的依靠方针,根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为职工群众利益而奋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最根本标准,始终把职工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和前进动力,始终同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构建更加紧密的企业和职工命运共同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以丰硕的发展成果保障职工的美好生活。以2024年为例,公司在实现经济效益预期的情况下,“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落实,干部职工人均收入以8.2%的增幅首次位居全局第一,投入700万元首次实施职工就餐补贴,职工健康体检首次提升到三甲医院。面对面座谈机制为职工解决问题近500件,党群组织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极大激发了企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含金量”成色更足更亮,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漯阜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实现扭亏为盈的经验与启示。
建党百年经验告诉我们,打赢每一场战役都离不开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思想保障、纪律保障、群众保障。总结公司改革发展历史经验,党建强,则公司强,党建弱,则公司弱。打赢扭亏为盈攻坚战,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建党百年历史经验和公司改革发展历史经验,坚持政治引领把航向、党建引领带队伍、思想引领鼓士气、纪律保障强作风、依靠群众谋发展,贯彻落实好国铁集团、武汉局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和要求,方能事业兴旺,基业长青,方能实现漯阜公司长治久安,高质量发展。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铁路企业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和重大政治原则。公司党委和各级组织牢牢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行业定位,通过建立健全议事规则、优化党组织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把党的领导体现在各项工作中,确保了公司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践证明,在深入推进公司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企业发展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营创效成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2.必须坚持思想引领,才能确保目标一致,上下同心。面对新时代漯阜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公司各级党组织必须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发挥好宣传工作育人功能和激励作用,讲好铁路人故事,开展好主题宣讲,积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教育干部职工顾大局,识大体,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实践证明,加强思想引领是凝聚全员力量的有效途径,实现公司创新发展目标,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先,做好凝心聚力工作。
3.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才能充分展示作为。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把安全和效益作为公司科学发展的根本,充分发挥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优势,加大安全意识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开展党内保安全增效益活动,通过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真正把党组织的服务保证作用落到实处。实践证明,确保安全,提升效益永远是公司党建中心工作,只有始终把安全和效益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牢固树立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努力探索有效融入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党员队伍优势。
4.必须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凝聚起推进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始终把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方向,时刻把职工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家国情怀。实践证明,只有着眼于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构建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始终做到尊重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让职工共建共享公司发展成果,企业发展就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5.必须从严管党治党,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漯阜公司取得的丰硕发展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严管党治党,坚持整治“靠路吃路”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转变了作风、树立了形象、汇聚了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严和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形成常态,才能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漯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