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健身热潮涌阵地 文明实践焕新彩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7-28 14:41

清晨的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南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0 余名中老年人整齐列队,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杨帅及其团队带领下专注练习八段锦。“‘八段锦’大家练了多年,但只有每个动作标准规范,才能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杨帅一边示范,一边强调动作要领,“沉肩坠肘,力达指尖 ——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我们要展现科学健身的风采!”

在各社区健身场上,杨帅的身影十分忙碌。作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 “遇见邻里艺术服务中心” 负责人,这位全国轻工技术能手,依托遍布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艺术与体育的双重力量构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他的工作,是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基层、服务民生的具体实践,也是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活力的体现。

阵地激活:让文明实践站成为健身热土

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文化礼堂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如何让这些文明阵地 “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是杨帅及其团队的核心课题。

2023 年,“遇见邻里艺术服务中心” 在余杭区成立。这个以高校教师与艺术家为核心的公益组织,深度融入余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致力于走进乡村与社区,用文艺和体育为 “幸福家园” 添砖加瓦。

杨帅兼具艺术公益传播者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双重身份,他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各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作为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重要骨干,他积极将协会倡导的科学健身理念与志愿服务精神,精准输送到基层文明实践前沿。

科学引领:在阵地里练出健康密码

走进南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架上的 “健身课程表” 排得满满当当:周一 9:30-10:30:八段锦晨练;周三 19:00-20:00:广场舞特训;周五 14:00-15:00:科学健身讲堂……还有多种其他课程。

这张课表背后,是杨帅团队让文明实践阵地 “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的创新实践。2023 年起,他们以文化礼堂为枢纽,建立统筹、联动、落地的 “三级响应机制”:

“以前居民来实践站主要是看书读报,现在进门先问‘今天练什么’。” 南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吴老师指着使用频繁的储物柜笑着说,“健身服存放格很抢手!”

在 Ai 同心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电子大屏上,正实时监测参与人员心率:“郑院长,这组测试动作做完,您的心率 138,以后要注意加强锻炼了!” 这套由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开发的测试动作,已在余杭区 5 个实践站应用。

“不是所有舞蹈都适合中老年人。” 在文明实践的课堂上,杨帅举着脊柱模型强调,“比如这个腰椎旋转动作,有骨质疏松的阿姨要控制在 30 度内。” 现场居民立即调整动作幅度。他还特别提醒居民避免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强度过大等问题,传授运动损伤预防与应对策略,现场示范正确的热身和拉伸动作,指导大家通过科学方式降低运动风险,同时强调合理饮食搭配健身计划的重要性。总结出的健康要点得到大家认可:“运动别跟‘潮流’,要适量、适度、适合自己,跟‘身体反馈’;饮食‘控量’比‘忌口’更可持续;作息‘规律’最重要;养生是‘减法’,别搞太复杂。” 这些理念,正是科学健身的核心要义。

类似的场景,以不同形式,每天都在余杭区的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内上演。

网络构建:15 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

天空之城 67 岁的居民李阿姨,正用手机扫码预约课程:“从家走过来 7 分钟,比去体育馆方便多了!” 她参与的 “广场舞提高班” 是南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特色项目。

“以前觉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搞理论的,现在成了我们的健身大本营。” 刚送走舞蹈老师的张阿姨,正带着社区的姐妹们在教室里加练。

余杭区的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从一些数据可见一斑:南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舞课程参与度高,单场最多有 32 人参与;青橙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科学塑身课从刚开始的六七人逐渐增多,现在需要提前约课;Ai 同心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久坐人群健身专场,吸引了周边人工智能小镇内多家公司的员工参与

李阿姨参与健身活动前血压 158/97,三个月后降至 138/85;刘阿姨膝痛频发,经过科学训练后疼痛明显减轻。这正是全民健身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里遇见更好的自己。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