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象新闻时间:2025-09-12 14:04
近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郑州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郑州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共7大类21条,针对户籍制度改革、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提出创新举措。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全面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探索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并轨,健全以身份证为标识、与就业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地供给并全面覆盖常住人口。
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是指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镇(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连续居住半年以上,满足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条件的,可以到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为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对于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壁垒、引导劳动力要素畅通流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俗来讲,实施该项制度后,孩子在郑州入学、老人投靠在郑子女,都会方便很多。
《实施方案》还提出,支持对新引进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加大住房租赁或购房补贴力度,探索创业失败代偿办法。
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创新发展。在尊重科研人员意愿的基础上细化“先转化后奖励”和“先赋权后转化”等管理办法,将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