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08-15 11:03
中国发展网讯 坐落于信阳市雷山匠谷职教城核心区域的信阳科技职业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躬耕职教、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持“四个聚焦”,大力营造职业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浓郁氛围,着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聚焦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理论+实践”“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立体化协同红色研学育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五部门《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别红营”红色研学活动。利用清明节、“五一”“五四”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师生前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专业优势,组织开展“解码信阳红色文化基因·激活创意设计灵感”文化探索活动,编演校园快闪作品《如愿》,引领青年学子锚定理想航向,逐梦追光。举办“传承文化·非遗之美”主题演讲活动,与信阳市规划展示馆共建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沉浸式感受革命历史的独特魅力,切身体会峥嵘岁月的艰辛与辉煌。
聚焦经济发展,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及河南“7+28+N”、信阳“6+11+N”产业布局,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智能机电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等11个专业,逐步构建智能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工业互联网类、智慧电商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深化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师、教材、教法、实训基地、评价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积极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和“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聚焦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应用、网络服务技术等方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最新版)》等,修订完善《信阳科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基本知识、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创新意识、职业精神培养为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健全德技并修、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形态。坚持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主动把人才培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机制,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动态以及市场需求的演变,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契合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与社会发展趋势。
聚焦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实施合作办学方略,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与科大讯飞、亚龙智能、极加建设、优必选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光伏现代产业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合作注册公司税收登记在信阳市平桥区,承接数据标注、AI语音录制、职业技能竞赛和培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执照培训考证等真实生产型项目。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同时,将产生本地市场和经济效应。同时,学校还与安钢集团信钢公司合作开设了“钢铁侠”订单班,与杭萧钢构有限公司、信阳文新茶叶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0余个,打造“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信息链”深度融合的办学格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学校把参加省级以上大赛作为检验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以来,先后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学生组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师组三等奖1项,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高职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全省一等奖1项、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学生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运用赛项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教师指导组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河南赛区一等奖、最佳创新奖,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曾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