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执行利剑破困局 司法为民解 “心病”

来源:中国发展网时间:2025-10-31 19:06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 “金水法院”)执行局收到一面印有 “执行利剑显神威司法为民办实事” 的锦旗。申请执行人王大姐的家属紧握承办人雷海娜的双手再三致谢,标志着这起拖延近两年的民生借款执行案件圆满办结,也让困扰当事人全家的 “心病” 得以彻底化解。

微信截图_20251031154655

案情回顾:血汗钱难追回,当事人陷困境

年近五十的王大姐以街头售卖烧饼为主要生计来源。每日凌晨,她便起身筹备食材、点燃烤炉,凭借手工制作的烧饼积攒家用。2023 年,其友人李某以生意周转为由,向王大姐借款 5 万元并承诺两个月内归还。出于信任,王大姐将辛苦积蓄全额借出。

借款到期后,李某未按约定还款,且以多种理由拖延,经王大姐多次催要仍无结果。2024 年,王大姐向金水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李某偿还全部借款。然而,判决书生效后,李某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王大姐随后申请强制执行,双方虽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李某仅偿还 2 万余元后便隐匿行踪,拒不履行剩余还款责任。

因款项无法追回,王大姐的生活陷入困境,精神状态持续恶化,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后被诊断为精神抑郁。2025 年 3 月,王大姐向金水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希望通过司法途径挽回损失。

执行攻坚:多举措寻线索,强制执行为民

承办人雷海娜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梳理卷宗材料,深入了解王大姐的生活困境与案件核心诉求,明确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的执行目标。她与书记员宋亚青首先尝试通过电话联系李某,从法律规定、责任后果及道德情理层面开展沟通,但李某或敷衍应对,或直接挂断电话,沟通无果。

随后,执行团队根据现有地址多次上门查找李某,均未与其碰面。考虑到王大姐的精神状态持续下滑,雷海娜果断启动联动机制,协调法院强制执行团队介入。强制团队成员陈洪铮带领同事,依托信息化手段分析李某行踪轨迹,结合线下走访排查,多次前往其可能出现的住所、经营场所等地蹲守。经过持续攻坚,2025 年 9 月某日夜间,执行团队成功找到李某,并依法将其带回法院接受调查。

在法院调解过程中,王大姐明确表示,此前已多次给予李某履行机会,此次要求其立即偿还剩余 2 万余元欠款,否则将依法申请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李某起初仍存侥幸心理,直至法院启动拘留前体检程序,其才意识到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当场联系家属转账 1.6 万元,并承诺限期还清余款。此后,雷海娜持续跟进款项到账情况,督促李某履行承诺,最终剩余款项全部结清。

案件成效:司法为民获认可,持续践行公平正义

案件办结后,王大姐的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其家属专程制作锦旗送至金水法院,对执行团队的高效工作与负责态度表示感谢:“如今家人能安心睡眠、正常经营,是法院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真正治愈了全家的‘心病’。”

此次案件的顺利执结,是金水法院践行 “司法为民” 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金水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精准的执行举措、更高效的工作作风破解 “执行难”,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司法公平正义在 “最后一公里” 落地生根,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司法保障。(邹善勇 廖媛莉)